10月23日,“紅動中國”新時代優質紅茶發展峰會在“世界茶源地”黔西南州普安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位茶界著名專家、學者、知名紅茶品牌代表,匯聚在世界唯一發現距今200多萬年的四球古茶籽化石的云頭大山一側,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共同探討中國紅茶未來的發展之路。
據介紹,本次峰會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共黔西南州、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共普安縣委、普安縣人民政府承辦。在峰會上,與會專家的目光齊刷刷聚焦到中國最大的茶區貴州,聚焦到世界茶樹原產地和茶文化起源地普安。
國運興即茶運興,紅茶的春天已經來臨
紅茶起源于400多年前的中國,然后隨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落戶印度、斯里蘭卡等東南亞地區,進駐非洲、歐洲而香遍全世界,而時運不濟的那些歲月,中國的紅茶發展非常緩慢,而被國外迅速超越并引領潮流。
近年來,中國紅茶獲得恢復性發展,傳統品牌振興發揚,新創產品不時涌現,市場范圍不斷拓展。到了2017年,全國紅茶產量達35.16萬噸,占茶葉總量的13.13%。而在貴州,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茶區,茶葉種植面積達到700萬畝。在“紅”動中國的大環境中,貴州紅茶產業發展也走出了一條文化底蘊深、品牌口碑好、茶旅促產業的特色發展道路,紅茶品牌異軍突起。
比如后起之秀“普安紅”。普安能“后起”,這是必然。
據普安縣委書記農文海介紹,普安是“中國古茶樹之鄉”,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現,在普安和晴隆交界的云頭大山,發現迄今200萬年以上的四球古茶籽化石,這也是全世界唯一發現的一顆茶籽化石,證明了200萬年以前,普安就是茶的家園。而現在,在普安境內,還發現了20000多株野生四球古茶樹,樹齡1000以上的就有3000多株,樹齡最長的達4800年,這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可見普安一直就是茶的家園,數百萬年以來從未間斷。
茶在普安找到了最理想的家園,如用科學的證據證明的話,2017年,貴州山地氣候資源研究所經過多年的研究,對普安的氣候進行了周密嚴謹細致系統的研究后,發布了普安的茶葉氣候等級為“特優”結論。而在常人看來,普安平均14度的氣溫,40多條縱橫交錯的河流,高海拔、低緯度、多云霧、寡日照的景象,就是茶葉氣候“特優”表象。
悠久的茶歷史,深厚的茶文化,獨特的茶氣候,讓專家對貴州對普安自然刮目相看。
讓專家刮目相看的,還有貴州對茶產業的重視,本次峰會,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貴州省茶葉協會會長祿智明,和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貴州省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傅傳耀,雙雙向全國推介貴州的紅茶。
“研究新時代中國紅茶的科學發展問題,既要注重中國茶類發展中的共性問題,也要突出中國紅茶發展中的特殊性問題;既要注重中國紅茶市場消費的規律性問題,也要重視全球紅茶市場消費的競爭力問題?!敝袊鴩H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國富充分肯定了過去幾年貴州在發展紅茶產業的成績。他提出,全國紅茶產業發展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當好新時代中國茶人,同時要飽含信心、誠信、匠心,用心創制中國品質紅茶。而“普安紅”占據悠遠茶文化的優勢,一定要發揮好古茶文化和古茶樹資源。
而在10月22日峰會前,周國富還專程到普安縣馬家坪古茶樹保護區,查看四球古茶樹,查看了普安利用高科技技術進行四球古茶樹育苗的繁育基地,對普安無可比擬的古茶資源和悠久深邃的茶文化高度贊嘆。
東風勁吹,貴州紅茶的春天已經來臨。
高端智庫看貴州普安,他們看到了什么?
在普安參加新時代紅茶峰會的,有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的文化專家,有高等院校茶葉科研院所的研究專家,有紅茶生產經營的企業家,有全國區域公眾品牌的技術引領專家,也有品牌管理運營的營銷專家,可謂匯聚了中國茶界的高端智庫。
10月23日一早,專家們專門考察了普安的茶葉環境和生產企業,并應邀為“普安紅”的發展獻計獻策。
云南農業大學普洱茶學院教授呂才有說,普安的古茶資源讓人振奮,“普安紅”很有特色,鮮甜滑爽,這個獨特的口感一定是內在的品質作為支撐的,可以加以研究進行量化,普安紅一定能成大器。
“普安生態非常好,古茶非常好,歷史非常久,特色非常明顯,上市特別早!”東亞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寧波市林業局副局長林宇皓依一開口,就用“四個非常一個特別”總結了普安和“普安紅”,覺得普安紅很有優勢。
之所以相中“普安紅”,福建正山堂茶業總經理張賽林說,他們曾考察過貴州的多個茶區,最終選擇普安作為合作方,源于當地“環境”的優越,這里是典型的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霧的茶區,茶葉內含物豐富,耐泡,地域香明顯?!捌瞻布t”在正山堂的銷售體系中,已逐步打開了知名度,目前特級能賣到5000多元一斤。
張賽林還說,普安的另一個環境優越就是的投資環境很好,政府對茶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企業得到很快的發展?!睆堎惲终f“一枝獨秀不是春”,今年4月,正山堂20家核心經銷商走進普安,得出了“環境太好、茶葉性價比高、茶文化無可比擬”的結論,對“普安紅”很有信心,歡迎更多茶企共同推廣普安紅品牌。
“‘普安紅’絕對是紅茶品類中的一枝獨秀,這里生態非常好,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連天出好茶?!卑不掌铋T縣祁紅產業發展局局長范典蒼說,他3年來了4趟貴州,到普安后感覺非常興奮。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茶葉加工專家鄧余良說:“普安的茶青品質非常好,想做壞都難!”他說他品嘗了布依人家茶葉專業合作社的“普安紅”,茶很不錯,這幾年普安的茶發展很快,競爭力逐漸顯現。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操君喜說,普安的茶產業+扶貧的模式很好,值得推薦學習,并分享了“英德紅茶”的成功經驗。
全國茶界展專家考察普安茶企
專家唇槍舌戰高峰論道,業者各抒己見沙龍交心
在10月23日下午的峰會上,有專家主旨演講和主題沙龍兩個環節。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加工工程中心副主任袁海波用一組組大數據,直觀地反映了當前我國紅茶產業發展中的問題與機遇。通過數據對比,產業發展“得與失”一目了然。
安徽祁門縣祁紅產業發展局局長范典蒼向大家分享了祁門紅茶在品牌發展領域的做法。他感觸頗深:“要做大做強茶紅茶品牌,必須要從全產業鏈出發,源頭、基地、生產、品牌、企業、渠道、營銷、文化等各方面全部加強,才能應對當前不斷變化的市場?!?/p>
中國國際茶藝會(香港)會長廖子芳說,要用國際化的視角,打造中國紅。在她眼里,香港既有濃郁的紅茶文化,又有得天獨厚的國際化區位優勢,巨大的潛在市場和國際影響力是我國紅茶產業的外銷的好平臺。
“紅碎茶已成中國紅茶發展新機遇?!蓖瑯訉H市場頗有研究的英國高星集團總經理蔡亞拋出新觀點,他表示區別于國際紅茶評價體系“湯色、湯色+、香氣、滋味、滋味+”的構成,當下的紅茶產業,要從“標準、規模、技術創新”來著手。直觀地反映了當前我國紅茶產業發展中的問題與機遇。通過數據對比,產業發展“得與失”一目了然。
而在沙龍環節,普安縣政府副縣長、福建正山堂總經理張賽林、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林榮溪、普安布依人家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岑開文,圍繞中國紅茶“質不如人”、中國紅茶未來之路在何方等等問題進行全方位交流。不同領域的代表智慧交融、灼見迸發。嘉賓們妙語連珠,現場掌聲不斷。
在活動中,與會的專家還為“普安紅”杯2018年采茶制茶大賽的“茶王”和各等次獎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