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濟南茶葉集團新媒體平臺將推出《茶市·人物志》系列文章。以在茶市經營的有代表性的茶商為主體人物,以個人發展、企業發展為主線,描述茶商在濟南茶葉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心路歷程、所思所感。以時代發展為大背景,以個人經歷為切入點,以真人、真事、真情實感為主要素材,從一個側面反映近二十多年來濟南茶葉市場的發展變遷。
“讓茶與器相遇,聽茶與器對話”
——濟茶協副會長兼茶具分會會長 顏文全
他是土生土長的德化人。
他是一個癡心于“器”世界的人。
他是宏順發茶具年輕的“掌門人”。
“小吾門” 現代工藝汝窯 創始人。
他就是濟南市茶葉行業協會副會長兼茶具分會會長 顏文全
我們知道中國有三大古瓷都,分別是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但論“世界瓷都”就只有德化。如果說景德鎮是傳統瓷都,那德化就是中國的現代瓷都。2019年德化現有陶瓷茶具企業3000多家。德化30萬人口,陶瓷相關工作人員有10多萬人,也就是說每兩個人德化人就有一個人從事陶瓷茶具相關工作。
顏文全從小就生活在這個茶具之城??粗鞣N各樣的陶,形形色色的瓷,入窯、出窯、煅燒、涅槃,變成一件件匪夷所思的藝術品。那一幕幕看在顏文全眼里,印在心里,流淌入了他的血液基因。
他仿佛嗅到了時代機遇的氣息,意識到可以將德化的瓷器茶具推廣到北方市場。于是他就來到了冥冥之中的那個地方——濟南第一茶市。
顏文全說他當時考察了北方眾多的茶葉批發市場,了解了各個市場的情況和茶具產業的發展。最終選擇濟南市場是有他的道理的。
一個是濟南的市場茶葉的交易量和輻射面在北方市場首屈一指,茶具作為茶葉行業的一個延展產業,需要這樣的交易量和輻射面作為基礎,這一點很適合作德化瓷器茶具的運營中心。
第二個就是這里有非常好的營商環境和人情味,一個南方人在北方生活經商,受地域文化的影響肯定會有一些不適應,需要一個過渡期。經過考察,顏文全發現這個市場的管理既規范,又充滿了人情味。商戶與市場管理方之間,商戶與商戶之間都保持著家人朋友一樣的人際關系,這讓他感覺非常的踏實。
第三個就是,在他到這個市場之前,市場剛剛完成了西區營業房的建設,整排的徽式建筑非常的搶眼,而且在08年還即將興建市場的中心建筑聚茗閣和茶文化廣場。這一切都是一個企業高速發展的表現。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他看重的就是當時茶城高速發展的形勢。
來到濟南,一切卻沒有那么的順利。萬事開頭難,剛開始的生意真的是非常艱難的,一方面,茶城鋪面緊張,沒有合適的鋪面,只好在其他地方和別人合租一個20平方的店鋪。沒有人流客戶,生意主要靠天天往茶城跑,給人家推薦。
到了09年情況才發生了一些變化,在市場領導的幫助下,顏文全在新落成的市場中心建筑——聚茗閣二樓租了一間50平方米左右的鋪面,建立了宏順發茶具店。有了固定的客流量,生意也慢慢的好了起來。
2011年、2013年,宏順發茶具繼續發力,又相繼轉租了2家店鋪。2015年,顏文全抓住機會在市場新落成的茶文化綜合體——“茶文化推廣中心”三樓一舉拿下1500平房的經營場地,建立了宏順發茶具的品牌形象旗艦店。并逐步建立了手工陶瓷工作室、研究中心;建立了陶瓷文化學院、大講堂;創立了“小吾門”現代工藝鐵胎汝窯品牌運營中心;建立了德化瓷器推廣運營中心等等。他一步一步向著他理想中的茶具王國邁進。
生意越來越好,但顏文全心里卻沒有感覺到輕松,他在想著更大的事。2019年5月,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在中國濟南第十三屆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暨第七屆茶文化節上,濟南市茶葉行業協會正式宣布成立了“濟茶協·茶具分會”。顏文全被推舉為第一屆的會長,濟茶協劉勇會長親自為他授牌。為整個茶具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是顏文全一直想做的事情。
從那一刻起,他想到的就不僅僅是自己店的經營和發展,而是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茶具、瓷器,認識德化的瓷器,讓家鄉的產業在北方發揚光大,讓濟南乃至整個北方地區的茶具行業健康良性的發展。他承擔起了他的責任和使命。

茶具,是陶瓷世界的一角,也是茶世界的一扇門;它是經過烈火的勇士,也是浸潤流水君子。它從火的世界來,到水的世界去。只為了遇到茶,這個宿命中的伴侶。
顏文全,就這樣一步步走進他的茶具世界。讓茶和器的相遇,聽茶和器的對話,講述不一樣的故事。《濟南第一茶市新媒體人物志·專訪系列》
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