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家鄉,我愿意為‘坦洋工夫’代言?!薄寡蠊し蛑谱鞴に嚪俏镔|文化遺產傳承人 池華榮

2020-01-06 15:51
引言:
    濟南茶葉集團新媒體平臺將推出《茶市·人物志》系列文章。以在茶市經營的有代表性的茶商為主體人物,以個人發展、企業發展為主線,描述茶商在濟南茶葉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心路歷程、所思所感。以時代發展為大背景,以個人經歷為切入點,以真人、真事、真情實感為主要素材,從一個側面反映近二十多年來濟南茶葉市場的發展變遷。


chichi.jpg

⊙他曾經是一個從福安茶鄉走出來的普通孩子。
⊙他是一個在濟南茶市摸爬滾打了二十多年的茶商。
⊙他的名字和“坦洋工夫茶”在北方發展息息相關。
⊙茶江湖上的人都稱他“遲早先生”。

       公元1851年,清?咸豐元年在福建福安的一個小村落里,當地人用萎凋、揉捻、發酵、烘焙等工序精制成一種湯色紅、味鮮醇、耐沖泡的工夫紅茶,當地人以地取名:坦洋工夫茶。從此,福安的這個小山村便逐漸的在茶葉江湖中聲名鵲起,坦洋工夫茶也因此并遠銷英倫三島。更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食品博覽會一舉獲得了金獎,名噪一時。


我們的主人公,池華榮就出生在坦洋工夫的故鄉——茶鄉福安。

坐標:1998年,秋。

這一季秋茶剛剛采摘加工完畢,年僅18歲的池華榮就踏上了遠行的征程。他的目標是北方,他有一個夢想,就是把家鄉的茶葉帶到北方去,讓更多的人知道福安,知道他的家鄉,知道坦洋工夫。
18歲的夢想,單純而直接。
這是他第一次走出自己的家鄉,他坐在裝滿茶葉的五十鈴貨車上。既有懷揣著夢想的興奮和刺激,也有對未知的忐忑和緊張。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要去的城市是個什么樣子?接下來會遇到什么樣的人和事?他將如何將這一杯坦洋工夫推廣到北方新的城市?他無法預計接下來他將是接受怎樣的考驗?
三天三夜的路程,焦急而又漫長。

目標:濟南茶市!

池華榮的目標城市是,南北茶葉貿易的重鎮——濟南。


98年,農歷虎年,虎嘯龍吟。
正是中國經濟風云變幻、大力改革的一年。
98年的濟南茶市,方興未艾。
北方首屈一指的茶葉集散地“濟南茶葉批發市場”初露端倪。
98年的池華榮,初出茅廬。
他和他的哥哥就在茶市的大棚里有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小店。名字叫“閩英茶莊”。

對每一個懷揣著夢想的創業者來說,孤獨是一門必修課。
十幾平方米的小店,堆積滿屋的茶葉,一張沙發床,一張小桌子,旁邊還有一個取暖用的蜂窩煤爐子。白天開門賣茶,晚上就打開沙發床睡覺,這就是池華榮在那個時代的全部生活。


有一些成長無法被替代,你不知道是你經歷了那些歲月,還是那些歲月造就了你。
濟南的冬天對于出生在南方的池華榮來說,并沒有格外眷顧。凜冽的北風常常造訪那個十幾平方的小店,兄弟二人常圍爐取暖。當時店鋪的對面就是茶市的辦公室,辦公室的廣播里經常傳出這樣的聲音,“寒流預警,受西伯利亞寒流影響,明天將降溫……請大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辈灰粫?,就會有幾個穿著工作制服的市場工作人員走進他們的小店,坐下來親切的詢問他們冬天取暖的情況,生活上還有什么困難,需要市場解決什么問題?
這便是池華榮對濟南這座城市、濟南的冬天最初的溫暖。
茶市的經營生活雖然艱苦,卻沒有磨滅池華榮推廣家鄉的愿望。他和哥哥從未忘記自己的初心。他們只要一有機會就向顧客推薦自己的家鄉茶“坦洋工夫”。因為他們確信,懷揣著福安人的夢想,懷揣著巴拿馬金獎的榮耀,坦洋工夫一定能在北方有一席之地。
深夜的小店里,一盞小燈下,兄弟二人不知道思索了多久?多少次徹夜未眠。

茶市搭臺,好茶唱戲。

大幕徐徐拉開。


       2001年濟南首屆國際茶產業博覽會開幕,南北茶商齊聚一堂,打開了北方地區南茶北銷貿易流通的序幕。自此各茶類、各茶種的南方茶葉如雨后春筍般在濟南落地生根,并迅速蔓延到整個北方市場。安溪鐵觀音、云南普洱、安化黑茶、武夷巖茶、鳳凰單樅、福鼎白茶...... 你方唱罷我登場,依托茶市、濟南茶博會這個平臺,走向了北方的終端消費市場。北方人的飲茶風尚,也從只喝綠茶、茉莉花茶,開始轉變。六大茶類,不同茶種,各顯本領。
2005年安溪鐵觀音神州行濟南推介活動在濟南第一茶市成功舉辦;
2006年云南普洱茶馬幫進京推廣活動在濟南第一茶市成功舉辦;
2008年福建南靖茶文化推介活動在濟南第一茶市成功舉辦。
2010年越鄉龍井濟南推介會在濟南第一茶市成功舉辦;
2012年貴州石阡苔茶濟南推介會在濟南第一茶市成功舉辦;
2014年浙江麗水香茶、紹興名優茶山東推介會在濟南第一茶市成功舉辦。
。。。。。。


一場場產地推介會在濟南茶市上演。一個個優秀的茶葉品種在北方市場亮相,北方市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大流通時代。
此時此刻的池華榮從未忘記自己對于“坦洋工夫茶”的承諾。他在謀劃著自己的坦洋工夫之路。
2008年,池華榮借市場拆除原有茶葉交易大棚興建中心廣場和聚茗閣交易樓的契機,擴大營業面積,在聚茗閣二樓拿下一間門店。緊接著他建立了“濟南茗露茶葉有限公司”;創立了“妍語佳茗”品牌系列坦洋工夫;又創立了“阿姆手作茶”主打家文化的傳統茶類品牌;并在福安市發起成立了“福安市茗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福建知名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塊原生態種植基地。期間,公司明星產品“軟枝香”參加坦洋工夫百年斗茶大賽,一舉獲得名優茶獎。



劇本和主角已經到位,舞臺呢?
坦洋工夫需要一個華麗的亮相。

池華榮找到了茶市的領導,表露了自己對于家鄉的情感,說出了自己想要推介、發展家鄉茶葉的想法。
你的想法很好!咱們的第一茶市就是推介和展示南方名優茶品的舞臺,這里是個窗口,讓你家鄉的‘坦洋工夫’和大家正式見見面吧。”池華榮這樣回憶濟南茶葉集團總經理劉勇對他說的話。
池華榮是有信心的,對他的茶有信心,對茶市有信心。
2015年,借助新落成的濟南茶葉集團茶文化推廣中心正式運營之機,池華榮在五樓一舉拿下了300多平方的店面,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旗艦店。并在同年,在中心廣場舉辦了“福安坦洋工夫濟南推介會”。自此池華榮便馬不停蹄開始為“坦洋工夫”代言。



2016年5月27日,在池華榮等人的努力下成立了“坦洋工夫北方聯合會”。


2018年“紅青春·正五月”坦洋工夫濟南推介會成功舉行。2018年9月10日,池華榮獲得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藝”福安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2019年,池華榮的坦洋工夫更是獲得了“第十六屆閩茶杯”、“”第七屆中國茶葉博覽會”評比金獎。并承辦了首屆漢服茶道大賽。為全國各地42位福安紅茶坦洋工夫推廣使者頒發聘書和榮譽獎牌。


2019年9月“鳥巢茶·坦洋工夫”大茶餅在濟南第一茶市茶文化推廣中心巡展。同年成立了“山東坦洋工夫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起“溯源”尋茶之旅。開啟的“溯源”坦洋工夫全國巡回品鑒會,累計在各地舉辦坦洋工夫品鑒會四十多場次。


經過池華榮等人的不懈努力,依托茶市搭建的平臺,在家鄉公共品牌推廣和發展上不斷前行,坦洋工夫這一優秀的茶品種在北方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成就了一片芬芳。

結束語



    “二十二年來,有多少人與這個以茶為載體的“生命”休戚與共,同舟共濟?又有多少人在這個壯闊的舞臺上完成了自己莊嚴的成人禮?”——彭雁華 紀實文學《茶·道第一茶市創新發展實錄》


       回想那個坐著五十鈴汽車三天三夜來到濟南的十八歲少年,他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沒有忘記自己對家鄉茶的承諾,他在濟南茶市這個舞臺上完成了自己事業的成人禮,帶著他的“坦洋工夫茶”。

《濟南第一茶市新媒體人物志·專訪系列

20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