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國茶葉經濟形勢簡報
(以下數據來源于中國茶葉流通協會《2019年中國茶葉行業發展報告》) 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影響,2018年度整體環境不佳,消費升降級彼此博弈。面對內銷市場消費不振,貿易壁壘嚴重阻礙出口,產業效益提升進入瓶頸的不利局面,中國茶業總體仍然保持穩中有進的態勢:具體表現在:茶葉生產平穩發展,茶類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水平穩步提升,綠色效益初步顯現,優勢品牌正在形成,產業融合效果明顯,國內市場量價穩增。統計,2018年全國18個主要產茶?。ㄗ灾螀^、直轄市)茶園面積4395.6萬畝。同比增長123萬畝,增長率為2.9%,比上年略有下降。其中,面積300萬畝的省份有貴州、云南、四川、湖北、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陜西等省市結合精準扶貧,新發展茶園面積均達到10萬畝以上。
2018年,全國干毛茶產量為261.6萬噸,比上一年增加了12萬噸,增幅4.8%。產量排前五的是福建、云南、湖北、四川、湖南;其中,貴州、湖南、湖北、四川增產逾萬噸。全國干毛茶總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大關,達到了2157.3億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07.7億元,增幅10.65%。產值逾200億的省份是貴州、福建、四川、浙江。
2018年,中國茶葉國內銷售量達191萬噸,較前一年增長9.3萬噸,增幅為5.1%。市場內銷售額為2661億元;銷售均價為139.3元/千克,同比增長5.2% 。2018年,內銷市場中各茶類板塊輪動的局面有所改善,格局相對穩定。綠茶仍是主導茶類,占比為63.1%。黑茶、紅茶、白茶發展迅速,其中黑茶占比已達14%、紅茶占比近10%、白茶占比1.5%,并有占據更大市場份額的趨勢。
2019年1月底到2月中下旬,全國各早茶區陸續進入采摘期,3月后各名優茶產區進入集中開采期。整個3月,全國各茶區呈現晴暖天氣,回溫速度快,雨量少,光照充足,沒有出現大范圍“暗霜”和“倒春寒”等惡劣天氣。充足的光照與充沛的雨水使茶樹迅速萌發抽芽,各茶區陸續平穩進入采摘期。為2019年春茶的整體質量水平提供了保證。
從濟南地區春茶銷售的情況來看,三月初,早產品種烏牛早少量上市濟南,至三月中下旬西湖龍井等品種也陸續來到濟南市場。四月份,北方品種日照綠茶陸續開始少量上市。從品種上來看,云南、湖北、四川的早春茶最早搶占市場,浙江系的春茶在市場內仍有很強的號召力,特別是龍井系的茶,歷來都是春茶季的當家品種。另外,今年安徽松蘿、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黃山毛峰、銷量穩中有升。從價格上來看,呈現兩種格局,一方面萬元以上的高檔綠茶,出現下滑,幾乎淡出主流消費市場;另一方面,絕對低檔的綠茶在市場上的銷售總量也出現了下降。2019年花茶市場平穩有序,略有上升。走訪發現,大部分的花茶商家對花茶市場的未來普遍看好,茶胚的入貨量也有相當程度的增加。從茶胚的產地來看,四川綠茶、湖北綠茶、云南綠茶等以其性價比高,產量穩定成為主要的花茶原料。
2019年橫縣茉莉花交易價格創近幾年新高,所以價格方面受其影響,2019年花茶價格比去年有所上升。原因是今年部分花草茶企業,進入茉莉花市場,占據了一定的茉莉花市場份額,造成茉莉花價格的上升。2019年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以福州茉莉花茶為代表的中高端茉莉花茶呈上升趨勢,而且消費群體呈年輕化。茉莉花茶在逐漸擺脫“老人茶”“廉價茶”等標簽,并以其以花入茶,花助茶香的獨特風韻,進入新一代年輕人的消費視線。從今年烏龍茶的市場表現來看,喜憂參半。鐵觀音經過這幾年的低迷,市場逐漸平穩,并隨著傳統工藝鐵觀音的逐漸回歸,市場份額開始回暖。今年的早春高山鐵觀音5月初開始上市。傳統工藝鐵觀音的回歸成為2019年濟南烏龍茶市場的一大特點,例如:泉德利茶業推出的古制烏龍系列、古制鐵觀音、金枝紅葉、小龍香等都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
巖茶類、單樅類、臺灣烏龍類2019年表現平穩。隨著這兩年茶山游的興起,武夷山作為茶山游的一個代表,成為了很多茶友必去的景點。茶山游帶動了茶葉品種的推廣,這使得很多的巖茶品種被茶友們追捧。在市場中小范圍內“馬肉”“牛肉”“奇丹”“梅占”等小區域、小品種被大家追捧。2019年濟南的紅茶市場表現基本平穩,閩紅中的正山小種、金駿眉等品種依然是市場的主力。但作為閩紅的代表,小種紅茶在市場內的表現可以說是良莠不齊。散戶紅茶銷量在下降。品牌紅茶的市場占有率在上升。由于紅茶制作工藝的原因,焙火和發酵的掌控對于紅茶品質的影響很大。所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購買有品質保障的品牌紅茶。其他紅茶方面,四大功夫紅茶之一的坦洋工夫2019年表現搶眼,9月份在市場巡展了“鳥巢茶·坦洋工夫”,而后舉辦了多場“溯源”全國坦洋工夫品鑒會。為坦洋工夫在北方地區的推廣做出了貢獻。
白茶熱成為近幾年北方市場的一大現象,隨著白茶品牌的不斷入住,近一年來白茶的增速放緩,一些白茶品牌也開始放慢腳步,在北方市場安營扎寨,悄悄地跑馬圈地。2019年白茶市場趨近平穩。從濟南市場的走訪情況來看,白茶的品牌化程度再增加,隨著消費群體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購買品質、安全有保障的品牌白茶。在2019年的濟南市場像華羽村、傳成老樹白茶、陳源泰等白茶品牌都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黑茶產業是中國茶葉品類中工業化、組織化、規?;潭容^高,在品牌運營、市場拓展、客戶服務、資金集聚等方面都具有系統性優勢的一個品類。所以近十年來,黑茶市場呈現快速擴張趨勢。2019年在經濟下行壓力、消費結構性升級等條件下,黑茶市場呈擴張減速、市場回落、產品結構調整等趨勢。整體市場處于盤整期。三、2019年濟南茶葉市場的幾個特點
從唐朝時期開始,茶就已經從一種植物元素,發展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內容。但隨著茶葉生產力水平的突破性發展,不僅造就了茶文化,同時也形成了以大眾飲茶為基礎,包含了多種文化內涵和精神理念的茶葉產業。結合當前快節奏的大眾生活方式看,如今人們極其渴望能夠尋找到一種安靜、休閑的生活方式,而茶及茶文化的清新理念和飲茶方式,就成為大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此時對茶葉資源的發展應用,也逐漸突破了單一的局限性,發展成為一種綜合性、整體性產業。從今年市場的發展來看,以茶為中心的茶文化周邊產品正以一種文化業態的形式高速發展,這里包括了,花藝、香道、文玩、瓷器、紫砂、擺件等。從整個時代發展的訴求與方向看,茶文化在挖掘和利用,已經超出了傳統意義上的茶葉產品的應用。特別是今年茶博會濟茶協剛剛成立的茶具分會,在傳承相關瓷器文化、多元化發展、創新文化形態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一帶一路”沿線涵蓋到全球44億人口,這一區域是全球最重要的茶葉生產和消費區域,蘊涵著巨大的飲茶人口紅利。“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為我國茶葉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今年五月份,越南合作社聯盟主席阮玉堡先生(Mr.Nguyen)率領的越南合作聯社一行10人,來到濟南茶葉集團參觀調研。六月份,來自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一帶一路”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與實踐培訓班的外國友人來到濟南茶葉集團參觀調研。參觀團成員包括來自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亞、越南、斯里蘭卡、科特迪瓦、盧旺達、莫桑比克、尼泊爾、剛果等10個國家的20余人。隨著國家圍繞“一帶一路”不斷推出措施消除投資貿易壁壘、提升通關便利化,“一帶一路”區域內開展茶葉貿易將持續獲得政策利好。“一帶一路”國家頻繁的茶文化交流活動,給我們的茶葉貿易帶來了新的機遇。近兩年,新式茶飲將茶葉消費的熱點帶入新高潮。隨著80后、90后在飲料行業的消費力逐年增大。傳統茶行業也敏銳地嗅到商機。不少茶企開始把開發空間瞄向了極具開發潛力的年輕消費群。截止至2018中國新式茶飲行業市場規模達到約537億元,預測2019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市場規模將達600億元左右。2019年濟南市場的一些企業和商戶已經有所動作,通過改變飲茶場景,加入多元化、年輕化的包裝,網絡化語言的輸出等方式,吸引年輕消費客群的注意和購買。有些企業也已經開始組建團隊,有針對性的研發相關茶品。
三寶茶是一個從線上延伸到線下的網紅產品,在濟南市場形成了一定的銷售熱點,這是新經濟下產生的新業態。而且從2019年的濟南市場來看,除了電商銷售,網絡直播銷售、抖音帶貨、微商等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銷售形態。
互聯網的發展對茶葉傳統品牌傳播渠道和方式提出挑戰。未來在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精準化傳播將成為重要的傳播工具,微信營銷等方式可能對人們的購買決策產生影響。“互聯網+”將重構茶葉行業競爭格局,打開茶葉產業發展的新時代。